
一、GB/T 29725-2013《节约型企业评价通则》讲解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企业以及民用建筑设计与施工阶段对节材水平进行前期评估和比选的企业。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工业生产型企业,还是参与民用建筑项目的相关企业,在特定阶段皆可依据此标准开展节约型企业的达标评价认证。 (二)评价内容 基本要求:企业需满足若干基本前提条件,诸如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并且近三年不得出现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管理要求: 体系和目标:企业应构建完备的节约管理体系,涵盖制定明晰的节约目标,并将这些目标细化至各个部门与岗位,以确保全员参与节约工作。例如,设定年度能源消耗降低目标、原材料利用率提升目标等。 宣传和培训:企业务必重视节约意识的宣传与培训,提升员工对节约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准。可通过内部培训、宣传海报、知识竞赛等形式,使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规划和设计:在企业规划和项目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量节约因素,采用先进技术与工艺,优化设计方案,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与浪费。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合理布局和节能材料,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计量、统计和分析: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计量、统计制度,准确记录资源消耗情况,并定期进行分析与评估。借助数据分析,发掘节约潜力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运行和控制: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强化对资源消耗的控制与管理,确保各项节约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例如,对设备运行进行监控,优化生产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能源和材料消耗。
资源消耗和利用水平指标:依据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企业的主要产品、主要原材料、工艺和设备范围,再依据标准确定各行业的评价指标要求。这些指标包括能源消耗指标、原材料消耗指标、水资源消耗指标等,乃是衡量企业节约水平的重要依据。
(三)认证等级评定 通常划分为不同等级,如 AAAAA 级、AAAA 级、AAA 级、AA 级、A 级等。等级的评定是基于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的,等级越高,表明企业的节约型水平越高。 (四)认证流程 了解认证标准与要求:企业首先需深入研习 GB/T 29725-2013 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准确领会认证的具体要求和指标体系。可通过参加培训、咨询专业机构等方式,确保对标准的理解全面且准确。 自我评估与准备: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估,找出企业在节约管理、资源消耗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制定详尽的改进计划并予以实施。同时,筹备好认证所需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如能源审计报告、管理体系文件、节约项目实施记录等。 选择认证机构与提交申请:挑选具有资质且信誉良好的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并缴纳相应费用。申请时要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填写申请表,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现场审核与整改:认证机构将组织专家团队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内容包括企业的管理体系、设备设施、生产过程等方面。企业应积极配合审核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若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企业需按照审核组的要求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整改报告。 认证决定与证书颁发:认证机构依据审核结果和企业的整改情况,作出是否授予认证证书的决定。若企业通过认证,认证机构将颁发相应等级的工程节约型企业达标评价认证证书,并在国家认监委官网上予以公示。
(五)意义和作用 对企业而言,通过认证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和社会声誉。同时,有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社会而言,推广工程节约型企业达标评价认证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GB/T 29725-2013 工程节约型企业达标评价认证材料清单 (一)企业基本信息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务必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且经营范围与认证范围相关。 若有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则提供其复印件。 企业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企业简介,涵盖企业发展历程、主要业务范围、规模以及市场地位等内容。
(二) 节约管理体系相关材料 节约管理手册,应明确阐述企业的节约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以及管理流程等。 程序文件,全面涵盖节约资源的各个环节,如能源管理程序、原材料管理程序、水资源管理程序等。 作业指导书,为具体的节约操作提供详尽的指导说明。 内部审核报告,包括审核计划、审核记录、不符合项报告以及整改情况等。 管理评审报告,充分体现企业对节约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三)节约目标与规划材料 企业节约目标文件,明确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节约目标,例如能源消耗降低目标、原材料利用率提高目标等,并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 节约规划文件,包含企业的节约战略、具体实施计划以及时间表等。
(四)宣传与培训材料 节约宣传材料,如宣传海报、手册、视频等。 培训计划和记录,涵盖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
(五)计量、统计与分析材料 能源计量器具台账,记录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精度以及安装位置等信息。 若适用,提供原材料计量器具台账。 若适用,提供水资源计量器具台账。 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涵盖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如用电量、用气量、用油量等。 若适用,提供原材料消耗统计报表。 若适用,提供水资源消耗统计报表。 节约分析报告,对资源消耗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节约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六)运行与控制材料 设备运行记录,包括设备的开启时间、运行状态以及能源消耗等信息。 生产过程控制记录,如工艺参数调整记录、质量控制记录等,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 节能改造项目材料,包括项目方案、实施记录以及效果评估等。 若适用,提供原材料节约措施实施记录。 若适用,提供水资源节约措施实施记录。
(七)其他相关材料 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的证明材料。 企业获得的与节约相关的荣誉证书、奖励证明等。 收集并整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证明企业的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