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9039-2009 顾客满意度测评服务认证讲解 一、标准概述GB/T 19039-2009《顾客满意度测评通则》对开展顾客满意度测评活动的基本原则、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方法以及测评报告等方面作出了通用规定。该标准为各类组织在顾客满意度测评方面提供了规范与指导,确保测评结果具备可靠性与可比性,助力组织准确、科学地衡量顾客满意度。 二、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测评过程务必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杜绝主观偏见和人为干扰。所采集的数据应真实反映顾客的实际感受与体验,无论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还是其他测评方式。 科学性原则: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测评技术,精心设计测评指标体系,以实现全面、准确地衡量顾客满意度。例如,选用合适的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公正性原则:测评活动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被测评对象,不偏袒任何一方。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均需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测评。
三、测评指标体系四、测评方法问卷调查法:此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内容涵盖测评指标相关问题,常采用封闭式问题(如选择题、量表题)与**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向顾客发放问卷,收集大量顾客反馈数据。 访谈法:包括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等形式。适用于深入了解部分顾客的具体想法和意见,尤其是当问卷中发现突出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探究顾客深层次感受时。访谈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确保能有效引导顾客表达真实想法。 观察法:在特定场景下适用,如观察顾客在服务场所的行为举止、表情等,间接推断顾客的满意度。但该方法通常作为辅助手段,与其他测评方法结合使用。
五、测评流程测评准备阶段:组建测评团队,明确团队成员职责;确定测评对象和范围;设计测评指标体系和问卷;制定测评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资源调配等。 数据收集阶段:按照选定的测评方法,如发放问卷、进行访谈等,广泛收集顾客反馈数据。在此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 数据分析阶段: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和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计算各测评指标的得分,根据权重汇总得出顾客满意度综合得分。同时,分析不同顾客群体、不同地区等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 测评报告阶段:依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测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测评目的、方法、指标体系、数据分析结果、顾客满意度总体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测评报告需清晰、准确地呈现测评成果,为组织决策提供依据。
六、测评报告的应用七、认证相关
一、测评准备阶段材料组织基本信息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用以证明组织的合法经营身份及经营范围,明确组织主体资格。 组织架构图,清晰展示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设置及相互关系,便于测评团队了解服务流程涉及的部门及职责划分。 服务业务介绍资料,详细说明组织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内容、特点以及目标客户群体等,以便更具针对性地确定测评对象和范围。
测评团队组建材料 测评计划材料
二、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材料指标确定依据材料 行业相关标准、规范文件复印件,如所在行业关于服务质量的通用标准,以供参考并确保测评指标符合行业基本要求。 市场调研报告,通过对市场同类服务的调查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服务特点及顾客关注重点,为确定本组织特有的测评指标提供依据。 组织内部以往服务反馈记录,例如以往客户投诉记录、建议箱内容、客服部门与客户沟通记录等,从中提炼出顾客经常提及的关注点,作为测评指标确定的重要参考。
指标权重分配材料
三、数据收集阶段材料问卷调查材料 设计完成的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原件,问卷应涵盖测评指标体系中的所有内容,采用封闭式问题(如选择题、量表题)和**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方便顾客作答并获取丰富信息。 问卷发放渠道说明,明确是通过线上(如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电子邮件等)还是线下(如在服务场所现场发放、邮寄等)方式发放问卷,以及各渠道发放的数量、比例等信息。 问卷预调查记录,若进行了问卷预调查,需提供预调查的样本数量、预调查结果分析(如问题的理解难度、回答的一致性等)、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的修改调整记录等材料,确保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访谈材料 访谈提纲原件,访谈提纲应围绕测评指标体系展开,针对不同类型的访谈对象(如新客户、老客户、大客户等)设计不同的访谈内容,以便深入了解顾客的真实想法。 访谈人员安排表,明确负责进行访谈的人员姓名、访谈对象类型及数量分配、访谈时间安排等信息,确保访谈工作有序开展。 访谈记录样本,提供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访谈记录,展示访谈过程中顾客所表达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访谈人员的引导方式和记录情况。
四、数据分析阶段材料数据整理记录 数据分析方法材料 所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及版本信息,如使用 SPSS、Excel 等软件进行分析,需明确软件名称及版本号。 数据分析方法说明文档,详细介绍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对整理后的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这些方法的应用目的和效果。 数据分析过程记录,提供部分数据分析过程的截图或详细笔记,展示如何运用所选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确保数据分析的可追溯性。
五、测评报告阶段材料测评报告初稿 报告审核记录
六、认证申请阶段材料认证申请表 其他补充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