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RB/T 309-2017《餐饮服务认证要求》
一、适用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拥有固定经营场所,以午餐和晚餐为主且由服务员送餐上桌的餐饮服务企业。而诸如外卖送餐、快餐、团餐、自助餐等非正餐服务形式则不在其适用范围内。
二、认证的意义与作用: 对消费者而言:该认证成为消费者挑选餐厅的重要参考依据。消费者能够凭借认证结果迅速知悉餐厅的服务质量与卫生安全水准,从而安心选择就餐场所。 对餐饮企业来说: 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自身形象与品牌价值,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能够推动企业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促使企业持续改进并完善服务体系。 可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经销商和代理商加盟,为企业带来更多商业机遇。
三、认证的主要内容: 服务要求: 接待服务:涵盖预订服务、迎宾服务等。例如,餐厅需及时接听预订电话并准确记录顾客信息;迎宾人员应热情、礼貌地迎接顾客并引导其就座。 餐厅环境:餐厅的装修、布局、通风、照明、温度等需符合相关要求,为顾客营造舒适的就餐环境。例如,餐厅桌椅摆放要合理,便于顾客出入;温度要适宜,夏季保持凉爽,冬季确保温暖。 迎宾入座:服务员要及时为顾客安排座位,并提供必要帮助,如协助顾客存放衣物、搬移座椅等。 就餐服务:此为认证的重点内容,包括菜品质量、上菜速度、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等。例如,菜品要新鲜、美味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服务员要熟练掌握菜品知识,准确向顾客介绍菜品;上菜速度要快,避免顾客长时间等待。 结账与收尾:服务员要准确无误地为顾客结账,提供发票等凭证,并礼貌地送别顾客。
管理要求: 企业应构建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包含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和服务检验规范等。例如,制定明确的服务流程和标准,对服务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企业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如食品安全法、餐饮行业卫生标准等。 对于影响服务符合性的任何外包过程,企业应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四、认证流程: 提交申请:餐饮企业向认证机构递交申请材料,包括企业基本资料、服务流程图、服务承诺书等,并缴纳认证费用。 文件审核:认证机构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检查其完整性、准确性和符合性。 现场审核:文件审核通过后,认证机构安排审核员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员将对企业的服务场所、管理文件和记录、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等进行全面检查。 整改阶段:若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企业需依据审核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向认证机构提交整改报告。 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核报告和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授予企业餐饮服务认证证书。 后续监督:认证证书有效期一般为三年。在有效期内,认证机构会对企业进行监督审核,以确保企业持续符合认证标准要求。
五、认证的等级划分:
餐厅餐饮服务认证结果从低到高分为 A 级至 AAAAA 级,共五个等级。服务特性测评达到 70 分(含)以上且管理要求的审核达到一级(含)以上成熟度水平视为通过认证;若管理要求的审核低于一级成熟度水平或服务特性测评低于 70 分,则为不通过。
六、申请条件: 具有法律地位或授权。 从业条件中,若有行政许可要求,应取得相应资格并在有效期内。 服务及其过程,包括服务相关的产品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已按照认证标准 / 规范要求建立并实施相关文件,如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和服务检验规范等,并已运行三个月。 本年度无重大服务相关的质量、环保、安全事故、重大投诉及违法事件,往年事故、重大投诉及事件已处理完毕。
02、RB/T 309 - 2017 餐厅餐饮服务认证材料清单 一、企业基本资质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用以证明企业具有合法经营资格,其中包含企业名称、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注册资本、成立日期、营业期限等信息。务必确保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且经营范围涵盖餐饮服务相关内容。 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餐饮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许可证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证上注明了许可经营的类别(如热食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等)以及经营场所地址等关键信息。
二、企业管理体系文件: 服务规范文件: 服务流程描述:详细记录从顾客预订、迎宾接待、顾客入座、点菜服务、上菜流程、席间服务、结账服务到顾客送别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标准。例如,明确规定迎宾员在顾客进门后多少秒内进行接待并引导入座,服务员在顾客点完菜后多久之内完成下单等。 员工服务标准手册:涵盖员工的仪容仪表要求(如着装规范、发型要求、佩戴首饰规定等)、服务语言规范(如欢迎语、询问语、致歉语、送别语等标准话术)、服务态度要求(如热情、耐心、礼貌等具体行为准则)。 特殊情况处理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如顾客投诉、突发疾病、菜品供应不足、停电停水等,制定详尽的应对措施和处理流程。
服务提供规范文件: 菜品制作标准:每道菜品都应有详细的制作流程和标准,包括原材料的选用标准(如食材的品种、产地、新鲜度要求等)、烹饪步骤(如火候控制、烹饪时间、调料的种类和用量等)、菜品的质量标准(如色泽、口感、形状等要求)。 设施设备维护规范:记录餐厅内各类设施设备(如桌椅、餐具、厨房设备、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的维护计划、维护方法、维护周期以及出现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环境卫生标准及清洁流程:明确餐厅各个区域(如餐厅大堂、包间、厨房、卫生间等)的环境卫生标准,包括清洁频率、清洁方式、清洁剂的使用规定等。
服务检验规范文件: 服务质量检查标准和流程:制定对服务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的标准和流程,包括检查的项目(如员工服务行为、菜品质量、环境整洁度等)、检查的周期(如每日检查、每周检查等)、检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检查结果的记录方式等。 顾客满意度调查制度:设计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涵盖调查的内容(如对菜品的满意度、对服务的满意度、对餐厅环境的满意度等)、调查的方式(如现场发放问卷、线上调查等)、调查的频率(如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改进的措施。
三、人员相关材料: 员工名单及岗位信息表:列出所有员工的姓名、性别、年龄、岗位、入职时间等基本信息,以便认证机构了解企业的人员组织结构。 员工健康证明复印件:根据食品安全相关规定,餐饮企业员工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才能上岗。健康证明应包括员工姓名、性别、年龄、体检项目(如肝功能、肠道致病菌等检查结果)、体检日期、有效期等内容。 员工培训记录:
四、经营场所相关材料: 餐厅平面布局图:提供详细的餐厅平面布局图,涵盖餐厅大堂、包间、厨房、储物间、卫生间等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面积,以及桌椅摆放、通道设置、消防设施位置等信息。 设施设备清单及相关证明文件: 环境卫生检测报告:提供近期(一般为近一年内)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环境卫生检测报告,包括空气质量检测(如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含量)、水质检测(如饮用水水质、餐具清洗用水水质等)、噪音检测等内容。
五、菜品相关材料: 菜品清单及菜单样本: 原材料供应商清单及资质证明文件: 原材料进货记录和检验报告:
六、其他材料: 近一年内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详细记录顾客投诉的时间、内容、处理人员姓名、处理措施、顾客反馈等信息,以展示企业对顾客投诉的重视程度和处理能力。 近一年内的经营业绩记录(可选):如营业额记录、顾客流量统计等,这些数据可从侧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服务水平。 企业荣誉证书、获奖证明等(可选):包括在食品安全、服务质量、企业管理等方面获得的荣誉证书、奖项等,有助于提升企业在认证过程中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