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关注环境变化影响、社会效益、公司治理绩效综合表现的发展理念,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之一。ESG理念和信息广泛应用于全球投资领域,在创造社会价值、防范社会和环境风险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社会和企业也积极引导、关注和实践这一理念。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2022年9月,全国社保基金会发布《实业投资指引》,其中明确提出社保基金要加大对ESG主题基金和项目投资,将环境、社会、治理等因素纳入实业投资尽职调查及评估体系,提高所投公司质量。万得(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3日,中国资本市场中涵盖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新能源等主题在内的ESG投资基金已接近200只,总规模超过了3000亿元。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贯彻ESG理念,为实现“双碳”、企业长久发展、绿色转型等目标而努力。但仅仅依赖信息披露、评级等外部导向,难以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需要将ESG融入日常工作。基于此,中国质量协会牵头制定并发布了《企业ESG管理体系 要求》(T/CAQ 10117—2022)和《企业ESG评价指南》(T/CAQ 10118—2022)团体标准,明确了企业的ESG日常管理工作要求和评价实施的基本过程和内容,以努力解决中国ESG体系建设缺乏专业指引、本土ESG评级影响力不足和指标适宜性等突出问题。 涵盖初创公司、中小型及科技型企业、上市公司、外贸企业、跨国企业、金融行业企业、清洁及能源行业企业、消费品行业企业等各类相关企业。 前期准备阶段:企业自行开展内部评估工作,精准识别 ESG 风险与机遇,拟定改进规划,确立政策与目标。
实施与改进阶段:依据评估结果实施 ESG 管理举措,涵盖环境保护行动、社会责任项目推进、公司治理架构优化等方面。
认证机构选择阶段:企业遴选具备专业资质与丰富经验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并提交认证申请。
现场审核与评估阶段:认证机构前往企业进行实地审核,全面评估 ESG 管理体系的实际施行状况与成效。
证书颁发阶段:审核达标后,认证机构向企业颁发 ESG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持续改进与复审阶段:企业在获取认证后仍需持续推动 ESG 管理体系的优化改进,并定期接受复审,以契合最新的标准规范与要求。
1、增强市场竞争力 吸引客户:在消费者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持有 ESG 认证的企业对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更具吸引力。以零售行业为例,消费者往往更偏爱产品生产流程契合环保规范、尊重劳工权益的品牌。如此一来,企业便能在市场中斩获更大份额,特别是在对 ESG 理念关注度颇高的细分市场中占据先机。 提升品牌形象:ESG 认证是企业践行社会与环境责任的有力彰显。它助力企业塑造优良品牌形象,让企业在公众视野里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深度绑定。像部分国际知名品牌积极贯彻 ESG 理念并成功获证后,在品牌排行与声誉评定中斩获更高评分,品牌价值与影响力得以显著抬升。
2、优化融资渠道与成本 吸引投资:于投资者而言,ESG 表现是衡量企业长期价值与风险的关键要素。拥有 ESG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更易招揽社会责任投资(SRI)、环境社会治理投资(ESG Investing)等专注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资本。研究表明,资本市场中诸多 ESG 评级出众的企业深受大型机构投资者追捧,其股票长期走势也更趋稳健。 降低融资成本:金融机构在评定企业信用风险时,也越发注重 ESG 因素。ESG 管理卓越的企业被视作风险较低的合作对象,在银行信贷、债券发行等融资事务里,有望获取更优渥的利率条件与条款。缘由在于这类企业在应对环境与社会风险时更具适应性,其治理架构亦能更好地维护投资者权益。
3、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环境风险管理:成功获取证书表明企业在环境管理层面已达特定标准,能更从容地应对诸如气候变化、资源匮乏等环境风险。比如,借助推行节能减排举措与环境管理体系,企业可削减因能源价格起伏、环保法规趋严引发的风险。同时,出色的环境管理还可规避企业因环境污染而可能面临的巨额罚金与法律诉讼危机。 社会风险管理:在社会层面,企业能够妥善管控员工关系、社区关系等风险点。例如,切实保障员工权益、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可有效降低员工流失率,提升员工满意度与工作成效。踊跃投身社区建设与公益事业,亦有助于企业与当地社区构建和谐关系,减少社区矛盾对企业运营的干扰。 治理风险管理:ESG 认证推动企业优化公司治理架构,强化内部监督与管控机制。这有助于防范内部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公司治理乱象,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度,维护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4、助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战略规划引导:ESG 管理体系为企业构筑起一个全方位考量环境、社会与治理要素的战略规划蓝图。企业制定战略目标时,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其中,使企业发展路径更贴合未来社会与经济走向。这种富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有益于企业在长远发展进程中灵活应变,精准捕捉新的市场契机。 创新驱动发展:为契合 ESG 标准,企业常需在技术、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等领域推陈出新。例如,研发环保型产品、运用清洁能源技术、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等创新手段,既有助于企业减轻环境负荷,又能为其开辟崭新市场疆域,缔造全新盈利增长点,推动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之途稳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