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GB/T 33000-2016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评价认证讲解

2025-1-3 09:02| 发布者: lehuo| 查看: 54| 评论: 10

摘要: 依据标准 GB/T 33000 - 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 JGJ 59 - 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一标准概述GB/T 33000 - 2016这是一个通用性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从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 ...
 依据标准 GB/T 33000 - 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和 JGJ 59 - 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标准概述

  1. GB/T 33000 - 2016

    • 这是一个通用性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从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到持续改进等多方面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旨在引导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适用于各类行业企业,为工程施工企业提供了宏观、系统的安全管理框架。

    • 强调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促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2. JGJ 59 - 2011

    • 专门针对建筑施工领域,聚焦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细节,以检查表形式涵盖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工程、高处作业、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施工机具等多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检查要点。

    • 为施工现场安全状况的量化评估提供了直观、实用的工具,方便施工企业、监理单位以及监管部门快速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针对性采取整改措施。

核心要素对比与关联

  1. 安全目标与职责

    • GB/T 33000 - 2016 要求企业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企业要明确各级领导、部门、项目部乃至一线工人在安全管理中的任务与责任,确保全员参与。

    • JGJ 59 - 2011 中虽未像前者那样系统阐述目标制定,但在安全管理章节,通过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责任制落实情况等,侧面反映出对职责明晰的要求。例如,施工现场必须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且其职责履行到位,否则对应检查项扣分,这与 GB/T 33000 中对安全岗位履职的强调相呼应,共同保障安全责任落地。

  2. 制度建设与现场执行

    • GB/T 33000 - 2016 突出安全生产制度的全面性,从基本制度到操作规程,要求企业构建严密的制度网,并保证有效执行。施工企业要依据自身特点制定诸如安全培训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

    • JGJ 59 - 2011 的各检查分项实质是制度落地的检验场。如脚手架工程,要求其搭设、拆除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企业自身制定的操作规程,现场若发现与制度不符的违规搭建,如立杆间距过大、连墙件缺失等,便按标准扣分,督促企业将制度贯穿到现场每一个施工细节。

  3. 安全教育培训

    • GB/T 33000 - 2016 设定了从新员工入职 “三级” 安全教育到日常专项培训、再培训等全方位培训要求,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

    • JGJ 59 - 2011 在检查时,关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等。例如,塔吊司机若无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该项安全检查直接判定不合格,以这种直观方式强化对安全教育培训成果的检验,保障施工一线人员素质满足安全要求。

  4.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

    • GB/T 33000 - 2016 倡导企业运用科学方法识别、评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并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风险预控。施工企业要对深基坑、高大模板等高危作业环节重点盯防。

    • JGJ 59 - 2011 针对不同施工部位列出详细隐患排查要点,像基坑工程检查边坡稳定性、排水措施,高处作业查看临边防护是否到位等,是风险管控落实到现场的细化体现,二者结合促使施工企业既把握宏观风险又严控微观隐患。

  5. 应急管理

    • GB/T 33000 - 2016 要求企业编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定期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施工企业要针对坍塌、火灾等可能事故制定预案。

    • JGJ 59 - 2011 从现场应急器材配备、临时消防设施有效性等方面检查应急管理落实,如施工现场灭火器过期或数量不足,会影响该部分安全评分,保障应急管理从纸面计划转化为现场实战保障。


认证流程

  1. 准备阶段

    • 施工企业组建自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安全管理、技术、施工等多部门人员,熟悉 GB/T 33000 - 2016 和 JGJ 59 - 2011 标准内容。依据标准全面梳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文件资料,查漏补缺,确保体系完整。

    • 对照 JGJ 59 - 2011 检查表,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记录整改前后情况,同时按照 GB/T 33000 - 2016 要求优化安全管理流程,如完善风险评估流程、培训教育流程等。

  2. 申请阶段

    • 企业向具备资质的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附上自评报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项目清单及自查整改记录等资料,证明自身已按标准开展工作且具备认证条件。

    • 认证机构收到申请后,审核资料完整性、合规性,若有缺漏或疑问,及时与企业沟通补充完善,符合基本要求则受理申请,确定现场评审时间。

  3. 现场评审阶段

    • 认证机构派遣由安全专家、行业工程师等组成的评审组进驻企业及施工现场。依据 GB/T 33000 - 2016 检查企业总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包括目标分解落实、制度执行监督、培训教育组织等情况;对照 JGJ 59 - 2011 对在建项目现场进行细致检查,从安全防护设施到施工人员操作行为逐一核实。

    • 评审组现场召开反馈会议,向企业通报初步评审结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企业确认并记录。

  4. 认证决定阶段

    • 评审组整理评审资料,提交认证机构。认证机构组织专家对评审结果进行审议,综合判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是否达到认证要求,若达标则颁发认证证书,证书注明依据标准,有效期一般 3 年;若不达标,书面通知企业未通过原因及后续改进方向。

  5. 监督与复评阶段

    • 获证企业在有效期内接受认证机构定期监督检查,通常每年 1 - 2 次,检查方式类似初次评审但简化流程,重点关注企业对初次评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以及安全管理体系持续运行有效性,依据 JGJ 59 - 2011 抽查在建项目现场安全状况。

    • 证书到期前,企业需提前申请复评,复评流程等同于初次认证,确保企业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认证作用

  1. 提升内部管理效能

    • 依据双标准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促使施工企业优化管理流程,从人员职责分工到工作环节衔接更加顺畅,减少内部推诿扯皮现象,如安全风险管控流程明确各部门在风险识别、评估、管控措施制定与实施中的任务,提高安全决策科学性与执行效率。

  2. 降低事故风险

    • GB/T 33000 - 2016 的风险管控理念与 JGJ 59 - 2011 的现场隐患排查要点相结合,全方位盯防施工全过程风险点。施工企业提前化解深基坑坍塌、高处坠落等高发事故隐患,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降低经济损失与工期延误风险。

  3. 增强市场竞争力

    • 获得认证证书成为施工企业实力象征,在招投标环节脱颖而出,业主单位更倾向选择安全管理规范的企业,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利于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合作,如供应商更放心提供物资、分包商更愿意协同作业,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4. 满足法规要求

    • 多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作为施工企业市场准入、资质年检等前置条件,遵循双标准开展认证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避免因违反安全法规面临处罚、停工整顿等困境,保障企业稳健发展。

在实际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推进过程中,施工企业务必深入领会并有机融合运用这两个标准,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实践,切实保障施工安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 END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埃索知-关注企业ISO资质体系发展|手机版|埃索知 ( 粤ICP备2024355346号 )

GMT+8, 2025-5-8 01:08 , Processed in 0.078886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