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概述ISO/TS 22163:2023 全称为 “ISO 22163:2023 铁路应用 — 铁路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1:2015 及铁路行业应用的具体要求” ,它是铁路行业极为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该标准的前身是 IRIS 标准,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众多其他国际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要点。其不仅涵盖了 ISO 9001:2015 的全部要求以及 IRIS 标准的各项内容,还专门针对轨交运营商、轨交车辆制造商等提出了特殊要求,以适应铁路行业复杂且严格的质量管理需求。 标准内容 
ISO 22163 - 1 通用要求:此部分为铁路设施和设备制造商构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旨在助力企业搭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组织所处环境的分析、领导作用的发挥、策划活动的开展、各类资源的支持、具体运行过程的管控、绩效的评价以及持续改进等多个关键方面,为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ISO 22163 - 2 产品要求:着重聚焦于铁路产品的制造和维修环节,致力于确保铁路产品能够严格满足安全与性能方面的高标准。它针对铁路产品从设计、开发,到生产、检验等一系列流程均提出了细致且明确的要求,对保障铁路产品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ISO 22163 - 3 服务要求:主要关注铁路维修服务的及时性与可靠性,这对于保障铁路运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具体涵盖了服务提供过程的管理、服务质量的把控、服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内容,以实现高质量的铁路服务保障。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直接投身于铁路车辆及其部件设计、制造和维修工作的企业,同时也涵盖提供相关支持服务的组织。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包括车体、车体配件、导向装置、电力系统、辅助系统、制动系统、内部设备、列车运行控制装置等众多与铁路运营密切相关的领域 ,几乎覆盖了铁路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
主要变化 结构优化:在标准结构上进行了简化调整,例如对第 3 条中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改完善,使其更加精准。同时,将原第 6.4 款 “经营计划” 移至 4.1.1,让整体结构布局更为合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应用。 内容更新:新增了关于 “社会责任” 的第 4.1.2 款,体现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第 7.2.1 款 “能力 - 补充” 也进行了修订,使其更贴合实际需求。此外,“创新管理” 被移至 8.1.1.1,“项目评审管理” 从 “项目沟通管理” 中独立出来成为新条款第 8.1.3.11,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相关管理要求。 要求强化:将 “产品安全” 要求正式纳入质量管理要求范畴,突出了产品安全的重要性。在 8.8 中明确了 RAMS/LCC 要求,使相关要求更加清晰。引入了 PI 绩效指标与 KPI 关键绩效指标的概念,并对部分绩效指标进行了修改,以更好地衡量企业绩效。同时,增加了附录 A “过程清单”、附录 B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从属概念”、关于 “绩效指标” 的附件 C 等,丰富了标准内容,为企业实施提供了更详细的参考。
认证流程 前期准备:企业需组建认证工作小组,负责统筹认证相关事宜。小组需广泛收集与铁路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该认证所依据的标准等资料。同时,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具体业务范围,并据此制定详细的认证工作计划,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体系建立:确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且具有前瞻性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专业人员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建起企业质量管理的制度框架。对全体员工开展针对性培训,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提升员工执行体系文件的能力。 体系运行:企业按照既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日常运营活动,在运行过程中认真记录各类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便为后续的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对于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内部审核:企业定期组织内部审核工作,由专业审核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检查。一旦发现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项目,及时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管理评审:企业最高管理者需定期组织管理评审会议,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深入评价。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向和具体措施,推动体系不断优化升级。 认证申请:企业在完成内部准备工作后,向具备资质的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同时,按照认证机构要求缴纳认证费用,并提交组织概况、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相关材料。 现场审核:认证机构会选派专业的审核组前往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审核组通过查阅企业的文件资料、记录表单,与企业不同层级员工进行交流沟通,以及现场实地观察企业的生产、服务等活动,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细致的审核。 不符合项整改:针对审核组在现场审核中提出的不符合项,企业需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并认真实施整改。整改完成后,及时向认证机构提交整改报告,说明整改措施及实施效果。 认证决定:认证机构综合考虑现场审核情况以及企业的不符合项整改结果,做出是否给予企业认证的决定。若企业通过认证,认证机构将为企业颁发认证证书,认可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达到了 ISO/TS 22163:2023 标准要求。
认证意义 提升质量:助力企业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能够显著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根本上保障铁路产品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铁路行业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 增强竞争力:获得该认证向客户、合作伙伴以及市场清晰展示了企业对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有助于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信誉度和品牌形象,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赢得更多订单和合作机遇。 降低风险:在认证过程中,企业需持续开展改进活动,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管理和运营问题,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同时提高运营效率,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规范管理:促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帮助企业梳理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认证所需材料 组织概况:提供组织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等,以证明企业的合法经营身份。同时,提交清晰的组织结构图,展示企业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分工。另外,还需提供详细的组织产品和服务描述,让认证机构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范围。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企业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文件,阐述企业的质量宗旨和努力方向。质量手册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文件,需详细说明体系的架构和运行要求。程序文件则对各项质量活动的流程进行规范,还有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为具体操作提供详细指导。此外,还需提供质量计划,明确针对特定项目或产品的质量目标和措施。 管理职责:提供管理层的承诺和责任声明,表明管理层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支持态度。同时,提交管理层评审记录,展示管理层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定期评价情况。另外,需提供质量目标实现的相关证据,如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等。 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件,包括员工招聘、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和记录。设施和设备的维护记录,用以证明企业对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等的有效维护。工作环境管理文件,涵盖对生产环境、办公环境等的管理要求和记录。 产品实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文件,记录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最终定型的全过程。采购过程文件,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等相关资料。生产和服务提供文件,规范生产流程和服务流程。产品交付和服务文件,记录产品交付过程和售后服务情况。 测量、分析和改进:内部审核报告和纠正措施记录,展示企业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对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管理层评审的输出和后续行动记录,体现管理层评审的决策和实施情况。持续改进的证据,如改进项目的实施记录、效果评估等。绩效指标和监控记录,用以衡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 客户满意度:提供客户反馈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如客户投诉记录、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等,反映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和风险缓解措施的文件,记录企业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风险管理过程的记录,展示风险管理活动的开展情况。 环境和社会责任:环境和社会责任政策的文件,表明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立场和承诺。环境和社会责任实践的记录,如环保措施实施记录、公益活动参与记录等。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提供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证据,如合规证明、检测报告等。同时,提供遵守客户和其他要求的证据,如客户特殊要求的满足情况记录。 记录和文件控制:文件和记录的索引和清单,方便查阅和管理文件与记录。文件和记录的存储和保护措施说明,确保文件和记录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培训记录:员工培训记录和培训效果评估,记录员工参加各类培训的情况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结果。 认证申请文件:认证申请表,按照认证机构要求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和申请认证范围等内容。认证费用支付证明,证明企业已缴纳认证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