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

2025-2-19 10:14| 发布者: lehuo| 查看: 42| 评论: 10

摘要: 摘要:GB/T30146/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System)是国内同等转换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业务连续性” 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的 “容灾” 和 “ ...

摘要:GB/T30146/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System)是国内同等转换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

👉“业务连续性” 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的 “容灾” 和 “恢复计划”,它是衡量一个组织整体或部分流程持续运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多年来,“业务连续性” 已在各种规模的生产型和服务型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进一步发展成为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简称 BCMS),成为众多组织整体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用于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组织自身业务连续性,是识别对组织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一旦发生可能对业务运行带来的影响的一整套管理过程。
👉BCMS 运用 PDCA 的过程方法,通过对风险的精准识别、深入分析和及时预警,助力组织有效规避潜在事件,同时制定全面的 “业务连续性计划”,确保在中断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维持核心功能的正常运转,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和恢复成本。
ISO 22301:2019《公共安全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 2019 年 10 月正式颁布。该标准致力于协助各类组织提升业务韧性,构建起涵盖事前周密准备、事发精准预警、事中高效恢复以及事后妥善重建的全流程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2023 年 3 月,我国等同采用此国际标准,发布了《GB/T 30146—2023 安全与韧性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为国内组织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提供了权威依据。

02

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简介

一、ISO22301 认证发展史
  • 上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企业主要依赖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应急规划和灾难恢复来应对自然灾害和恐怖主义。尽管这种方式逐渐得到认可,但仍需建立一个能应对业务主导过程各种破坏形式的准备机制,这便是业务连续性管理(BCM)学科的起源。

  • 鉴于业务连续性管理在减轻社会事件影响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越来越多地要求关键参与者具备适当的业务连续性安排。同时,企业也意识到与相关方之间的相互依赖,因此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也希望其关键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够持续提供关键产品和服务。

  • 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公认的 BCM 良好实践基准变得至关重要。2012 年 9 月,全球领先的国际权威专业服务机构英国标准协会(BSI)针对企业发布了五项重要建议,以确保其做好应对任何可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威胁的准备。

二、ISO22301 认证适用范围

  • ISO22301 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大、中、小型公有及私有组织,尤其适用于高风险和高度监管环境下的行业,如金融业、IT 通信业、制造业等。

  • 面对国际及国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各行各业的企业业务运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幅增加。加强企业业务连续性管理,成为打造最佳企业应急预案的必然选择。BSI 认为,仅购买新的 ISO 标准是不够的,企业应遵循国际公认的良好实践,采用系统化方法测试和演练 ISO 22301 管理体系规划。

  • BSI Learning 中国区总裁王二乐先生指出:“当今许多企业都未对其业务连续性进行过演练。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如果没有对规划进行过演练,就意味着将企业和员工置于危险境地。”报告显示,采用 BCM 整体方法的客户,其事件和中断恢复速度提高了 82%。

三、ISO22301 认证带来的优势

  • 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业务漏洞,建立有效且强大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 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恢复基础设施、信息流和关键目标。

  • 其标准是开发和执行处理轻微事故、重大灾害的故障安全策略。

  • ISO 22301 框架可降低中断风险,维护员工和声誉。

  • 为利益相关者和客户提供可靠性信心。

  • 为企业打开进入新的全球市场的机会。

03

ISO22301认证是什么认证体系

ISO22301 认证是一种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项全球性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护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以确保在面临中断或灾难时能够保持关键业务功能的连续性。

  • ISO22301 认证体系提供了一套框架和指南,帮助组织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以减少中断对业务的影响,并在中断发生后迅速恢复运营。该认证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业务影响分析、风险评估、应急响应、业务恢复计划、培训和演练等。
  • 通过获得 ISO22301 认证,组织可以向利益相关者展示其对业务连续性的承诺和能力,增强客户、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的信心。此外,ISO22301 认证还可以帮助组织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中断带来的损失,保护声誉和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
  • 管理体系构建:ISO22301 认证要求组织建立健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这包括进行详细的业务风险评估,识别内外部可能影响业务的因素。随后,制定明确的业务连续性政策和目标,并确定责任与职权的分配。同时,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顺畅传递。
  • 风险评估与应对:ISO22301 认证强调对风险的全面评估,涵盖业务连续性关键资源、供应链以及环境等方面。基于评估结果,组织需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预案,包括业务恢复计划、数据备份与恢复、紧急通信和人员疏散等。
  • 实施与监控:ISO22301 认证要求组织按照既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进行实施,并持续监控和评估其有效性。定期进行演练和测试,以验证业务恢复预案的可行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体系。

04

通过 ISO22301 认证,产品可获得多方面的益处

  • 首先,提升抗风险能力。通过对业务连续性风险的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产品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潜在风险,保障持续经营。
  • 其次,增强竞争力和声誉。在当今商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对业务连续性提出更高要求。ISO22301 认证可证明产品具备卓越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客户对其可靠性和信任度。

  • 此外,建立应急响应和恢复机制。当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时,组织能够依据预先制定的业务连续性预案,迅速恢复业务,最大程度减少中断对组织的影响。

总而言之,ISO22301 认证是一项有助于组织有效应对业务中断风险、保障持续经营的重要标准。通过建立完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产品能够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竞争力和声誉,并建立起可靠的应急响应和恢复机制,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灾难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营。


05

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用于什么行业

如今,全球各国的企业都面临着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安全事故,这使得业务经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引入 ISO22301 认证并强化业务连续性管理,已成为众多企业制定最佳应急方案的关键选择。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企业主要依靠信息技术主导的紧急计划和灾难恢复来应对自然灾害和**。虽然这种方法逐渐被认可,但仍有必要建立一种全面的准备机制,以应对业务流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破坏,这也正是业务连续性管理(BCM)这一学科的起源。
鉴于业务连续性管理在减轻社会事件影响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正不断加大力度,确保重要参与者具备适当的业务连续性安排。同时,企业也意识到自身与相关方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积极寻求其重要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仍能持续提供关键产品和服务。在此背景下,一个公认的 BCM 良好实践基准应运而生。
ISO22301 标准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大、中、小型公共和私营组织,尤其在高风险和高监管环境的领域,如金融、IT 通信、制造业等,其作用更为显著。
对于在紧急情况和危机下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企业而言,具有诸多优势。在已设定目标的领域中,82% 的人表示 BCM 能有效帮助企业快速恢复正常运营,81% 的人认为 BCM 有助于降低业务中断的风险。

公司治理是推动 BCM 发展的最大外部动力。除了确保企业整体运营的连续性,该标准的实施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战略层面的 BCM 问题,例如应对供应链的安全威胁。

06

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其必备条件

  1. ISO22301 证书的使用范围:信息安全领域、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公共服务部门、社会组织等社会服务行业、各种规模的商业机构、金融业、加工制造业等风险级别较高的组织等
  2. 体系运行时间:“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需运行三个月以上。

  3. 风险识别与评估:充分识别风险,并评估其对业务的影响程度。

  4. 计划制定与实施:制定完备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07

ISO22301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一、启动与调研
  1. 对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模式和 IT 支持系统进行全面考察和调研。
  2. 明确业务持续性管理的需求。
二、风险评估
  1. 识别可能导致机构中断和灾难的突发事件及周边环境因素。
  2. 评估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
  3. 确定防止或减少损失的控制措施。
  4.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优化控制措施投资。
三、业务影响分析
  1. 确定中断和灾难对机构的影响。
  2. 运用技术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 确定关键功能及其恢复优先顺序和相互依赖性。
  4. 设定恢复时间目标。
四、容灾策略制定
  1. 结合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结果,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容灾策略。
  2. 根据策略调整人员组成和组织架构。
五、容灾技术方案设计
  1. 根据容灾策略和恢复目标,设计适合的容灾方案。
  2. 考虑成本和收益平衡,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六、容灾设施资源及 IT 系统建设或整改
  1. 规划和设计容灾中心的设施资源。
  2. 确保建筑工程、环境、机房结构、物理安全等符合容灾要求。
  3. 进行电力供应和保障等方面的建设。
七、业务连续性计划及灾难恢复计划制定与维护
  1.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灾难恢复计划和业务恢复计划。
  2. 明确各团队的职责,包括业务恢复团队、运营管理团队、后勤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等。
  3. 建立容灾系统的运营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维护、问题解决、系统变更和测试演练等。
八、容灾系统运行维护
  1. 执行业务连续性计划,进行日常管理。
  2. 定期进行演练,确保计划的有效性。
九、演练及测试
  1. 对预案进行演练,评估其协调性和效果。
  2. 记录演练结果,制定持续改进计划。
  3. 验证 BCP 的效率,与标准进行比较,并报告验证结果。
十、审核 / 审计
  1. 培训内审员,进行内部审核。
  2. 邀请外部审核机构进行审核 / 审计,确保体系符合标准要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埃索知-关注企业ISO资质体系发展|手机版|埃索知 ( 粤ICP备2024355346号 )

GMT+8, 2025-5-8 00:59 , Processed in 0.083807 second(s), 25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