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GB/T30146/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System)是国内同等转换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 👉“业务连续性” 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的 “容灾” 和 “恢复计划”,它是衡量一个组织整体或部分流程持续运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多年来,“业务连续性” 已在各种规模的生产型和服务型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进一步发展成为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简称 BCMS),成为众多组织整体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用于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组织自身业务连续性,是识别对组织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一旦发生可能对业务运行带来的影响的一整套管理过程。👉BCMS 运用 PDCA 的过程方法,通过对风险的精准识别、深入分析和及时预警,助力组织有效规避潜在事件,同时制定全面的 “业务连续性计划”,确保在中断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维持核心功能的正常运转,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和恢复成本。 |
ISO 22301:2019《公共安全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 2019 年 10 月正式颁布。该标准致力于协助各类组织提升业务韧性,构建起涵盖事前周密准备、事发精准预警、事中高效恢复以及事后妥善重建的全流程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2023 年 3 月,我国等同采用此国际标准,发布了《GB/T 30146—2023 安全与韧性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为国内组织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提供了权威依据。 上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企业主要依赖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应急规划和灾难恢复来应对自然灾害和恐怖主义。尽管这种方式逐渐得到认可,但仍需建立一个能应对业务主导过程各种破坏形式的准备机制,这便是业务连续性管理(BCM)学科的起源。 鉴于业务连续性管理在减轻社会事件影响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越来越多地要求关键参与者具备适当的业务连续性安排。同时,企业也意识到与相关方之间的相互依赖,因此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也希望其关键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够持续提供关键产品和服务。 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公认的 BCM 良好实践基准变得至关重要。2012 年 9 月,全球领先的国际权威专业服务机构英国标准协会(BSI)针对企业发布了五项重要建议,以确保其做好应对任何可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威胁的准备。
二、ISO22301 认证适用范围 ISO22301 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大、中、小型公有及私有组织,尤其适用于高风险和高度监管环境下的行业,如金融业、IT 通信业、制造业等。 面对国际及国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各行各业的企业业务运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幅增加。加强企业业务连续性管理,成为打造最佳企业应急预案的必然选择。BSI 认为,仅购买新的 ISO 标准是不够的,企业应遵循国际公认的良好实践,采用系统化方法测试和演练 ISO 22301 管理体系规划。 BSI Learning 中国区总裁王二乐先生指出:“当今许多企业都未对其业务连续性进行过演练。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如果没有对规划进行过演练,就意味着将企业和员工置于危险境地。”报告显示,采用 BCM 整体方法的客户,其事件和中断恢复速度提高了 82%。
三、ISO22301 认证带来的优势 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业务漏洞,建立有效且强大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恢复基础设施、信息流和关键目标。 其标准是开发和执行处理轻微事故、重大灾害的故障安全策略。 ISO 22301 框架可降低中断风险,维护员工和声誉。 为利益相关者和客户提供可靠性信心。
ISO22301 认证是一种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项全球性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护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以确保在面临中断或灾难时能够保持关键业务功能的连续性。 通过 ISO22301 认证,产品可获得多方面的益处 总而言之,ISO22301 认证是一项有助于组织有效应对业务中断风险、保障持续经营的重要标准。通过建立完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产品能够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竞争力和声誉,并建立起可靠的应急响应和恢复机制,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灾难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营。
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用于什么行业 如今,全球各国的企业都面临着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安全事故,这使得业务经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幅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引入 ISO22301 认证并强化业务连续性管理,已成为众多企业制定最佳应急方案的关键选择。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企业主要依靠信息技术主导的紧急计划和灾难恢复来应对自然灾害和**。虽然这种方法逐渐被认可,但仍有必要建立一种全面的准备机制,以应对业务流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破坏,这也正是业务连续性管理(BCM)这一学科的起源。鉴于业务连续性管理在减轻社会事件影响方面的重要作用,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正不断加大力度,确保重要参与者具备适当的业务连续性安排。同时,企业也意识到自身与相关方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积极寻求其重要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仍能持续提供关键产品和服务。在此背景下,一个公认的 BCM 良好实践基准应运而生。ISO22301 标准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个行业的大、中、小型公共和私营组织,尤其在高风险和高监管环境的领域,如金融、IT 通信、制造业等,其作用更为显著。对于在紧急情况和危机下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企业而言,具有诸多优势。在已设定目标的领域中,82% 的人表示 BCM 能有效帮助企业快速恢复正常运营,81% 的人认为 BCM 有助于降低业务中断的风险。公司治理是推动 BCM 发展的最大外部动力。除了确保企业整体运营的连续性,该标准的实施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战略层面的 BCM 问题,例如应对供应链的安全威胁。 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其必备条件 - ISO22301 证书的使用范围:信息安全领域、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公共服务部门、社会组织等社会服务行业、各种规模的商业机构、金融业、加工制造业等风险级别较高的组织等
体系运行时间:“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需运行三个月以上。 风险识别与评估:充分识别风险,并评估其对业务的影响程度。 - 计划制定与实施:制定完备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 对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模式和 IT 支持系统进行全面考察和调研。
- 识别可能导致机构中断和灾难的突发事件及周边环境因素。
- 结合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结果,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容灾策略。
- 确保建筑工程、环境、机房结构、物理安全等符合容灾要求。
- 明确各团队的职责,包括业务恢复团队、运营管理团队、后勤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等。
- 建立容灾系统的运营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维护、问题解决、系统变更和测试演练等。
- 验证 BCP 的效率,与标准进行比较,并报告验证结果。
邀请外部审核机构进行审核 / 审计,确保体系符合标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