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第二方审核作为企业实施监督的有效手段,愈发受到大型集团公司的重视。它在企业对自身子公司、供应商、承包商的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了解其流程、意义、与第三方审核的区别以及如何协助客户进行审核,对企业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一 审核的基本概念 审核(audit)是指为获得客观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按委托方分为内部审核(第一方审核)和外部审核(包括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对自身进行,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改进措施提供信息;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的审核组织(如被认可的认证机构或其委托的审核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 而第二方审核,是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按照特定要求实施的审核评价。基于风险分析,它涵盖产品安全 / 法律法规要求、供应商绩效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组织需对第二方审核的需求、类型、频率和范围的确定准则形成文件,并保留审核报告记录。 二 第二方审核与第三方审核的区别 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存在多方面的显著区别,具体如下: 审核目的和关注点不同第二方审核通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执行,目的是确保供应链中的各方都符合合同规定和约定的标准,这有助于建立合作关系的信任和透明度。第三方审核由独立于组织及其客户或供应商之间的外部审核机构执行,目的是证明组织符合特定的国际标准或法律法规要求,并展示组织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审核范围和依据不同第二方审核的范围和依据通常是针对特定的客户关系和合同履行。第三方审核的范围和依据通常是针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关的国际标准或法律法规。 审核机构不同第二方审核通常由客户或合作伙伴进行,而第三方审核则由独立的专业认证机构进行。 审核结论和权威性不同第二方审核的结论通常影响采购方是否接受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第三方审核的结论通常影响认证机构是否向组织颁发认证证书,第三方审核产生的认证对组织整体信誉有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第二方审核更多地关注于组织与其客户或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同履行,而第三方审核则更侧重于组织管理体系的独立、客观评估,以及其是否符合特定的国际标准或法律法规要求。 三 第二方审核的目的与依据 审核目的1.合同前的评定(选择合格供方):在有合同意向时,对组织进行初步评定,确定其是否能成为合格供方。 2.验证管理体系运行: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能否持续满足要求,从而促进供方改进管理体系,给组织以持续的信心。 3.促进共识:沟通和加强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审核依据双方确定的标准,既可以是 ISO 认证标准,也可以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管理制度等及其综合标准。 四 第二方审核的方式与流程 审核方式包括供应商风险评估、供应商监视、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产品审核及过程审核等。 审核流程1.双方依据二方审核调查表与审核委托方协商签订二方审核合同。 2.合同签订后进行审核预安排。 3.合同到款后,进行审核安排确认,出具审核通知书。 4.收到受审核方回执后,下发审核任务书,审核组进行审核准备,实施现场审核。 5.现场审核结束前,审核组长汇总审核组信息后沟通审核现场情况。 6.审核结束,审核组长提交二方审核报告,并将全套文档传送回项目归属部门。 7.审核报告由审核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分发。 五 第二方审核的相关策划与实施要点 明确供应商二方审核需求的来源企业内部需明确供应商二方审核需求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供应商交付质量业绩表现;二是新增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评定;三是顾客特殊要求。 明确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要求根据供应商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明确需要通过的第三方认证的质量体系。对于一类供应商和关重零部件供应商中未通过 ISO 认证的企业开展二方审核,审核次数由企业依据实际情况明确。 供应商二方审核的策划质量部门应根据供应商质量状况的总体分析,制定《供应商二方审核年度计划》,在审核实施前再制定《供应商二方审核实施计划》,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场所、内容、时间等,且在审核过程中要做好相应记录。 供应商二方审核的实施审核前,审核组要做好准备工作。开展二方审核时,主要关注技术文件 / 资料管理、生产线建设、过程保障和装备管理、过程控制管理、标识 / 批次 / 质量追溯管理及库房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情况。 六 第二方审核的最终评价与跟踪验证 审核最终评价设置不同的分数级别标准,明确通过二方审核的分数。对未通过的供方明确对策,如对严重不合格的供方取消其供应资格,对部分不符合的供方要求整改。 跟踪验证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将全部记录及报告汇总交与品质部门,品质部门按公司相关规定存档资料,然后根据审核组长提交的资料制定《审核报告》和《质量问题通报表及整改计划》,传递给供应商要求其整改,再按计划对供应商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验收。 七 第二方审核的意义 实践证明,通过第二方审核评估,能够促进供应商自觉整改,提高其可靠性管理水平。同时,它作为监督管理的延伸和补充,在促进承包商自主管理、自我提升和培养长期合作承包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助于委托方了解关键风险点,增强对受评价方的管理,审核评价结果也通常作为对受评价方绩效水平评估的决策依据。 八 协助客户进行二方审核的要点 1.前期准备协助:帮助客户明确审核需求来源,根据客户的供应商情况,梳理出需要进行审核的供应商清单,分析各供应商的特点和潜在风险,为客户提供专业建议。同时,协助客户制定合理的《供应商二方审核年度计划》和《供应商二方审核实施计划》,确保计划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目标。 2.审核实施支持:在审核组准备阶段,协助客户组建专业的审核团队,提供相关的审核培训,使其熟悉审核流程、依据和方法。在现场审核过程中,可派专业人员陪同,为客户审核组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识别潜在问题,确保审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评价与整改协助:协助客户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数级别标准,确保审核最终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于未通过审核的供应商,帮助客户分析问题根源,制定有效的整改对策,并跟踪供应商的整改情况,验证整改效果,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记录与跟踪协助:提醒并协助客户做好审核的跟踪和记录工作,确保所有审核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第二方审核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熟悉其流程、意义、与第三方审核的区别并掌握协助客户进行审核的要点,能更好地发挥其监督和管理作用,促进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展。 |
埃索知-关注企业ISO资质体系发展|手机版|埃索知 ( 粤ICP备2024355346号 )
GMT+8, 2025-8-20 23:51 , Processed in 0.091007 second(s), 25 queries .